【指点江山词语解释是什么】“指点江山”是一个常用的成语,常用于形容人有远大的志向、宏大的抱负,或对国家大事有深刻见解和指导能力。它不仅体现了个人的胸怀与理想,也常用来赞美那些具有领导力和战略眼光的人。
一、词语解释总结
| 词语 | 指点江山 |
| 拼音 | zhǐ diǎn jiāng shān |
| 含义 | 原指评论国家大事,后多用于形容有远大志向、善于规划和指导国家发展的人。 |
| 出处 | 出自毛泽东《沁园春·长沙》:“指点江山,激扬文字,粪土当年万户侯。” |
| 用法 | 多用于形容人的胸怀、理想或领导才能,也可用于文学作品中描写人物志向。 |
| 近义词 | 雄才大略、胸怀天下、志在四方 |
| 反义词 | 眼界狭窄、胸无大志、碌碌无为 |
二、词语解析
“指点”意为指出、评说;“江山”原指山河、国家,引申为国家大事或社会局势。合起来,“指点江山”形象地表达了一个人对国家和社会问题有深入的理解,并能提出建设性的意见或策略。
这一词语最早出现在毛泽东的诗词中,借以表达青年时期对国家命运的关注与责任感,后来广泛用于描述有志之士的理想与抱负。
三、使用场景举例
| 场景 | 使用示例 |
| 文学作品 | 他年少时便立志要指点江山,改变国家的命运。 |
| 政治场合 | 领导人讲话中常提到要“指点江山”,展现其治国理念。 |
| 教育环境 | 老师鼓励学生要有“指点江山”的志向,积极投身国家建设。 |
四、结语
“指点江山”不仅仅是一个简单的成语,它承载着一种理想主义的精神,象征着对国家、民族未来的关注与担当。无论是历史人物还是现代青年,拥有“指点江山”的志向,都是推动社会进步的重要力量。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