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 >> 宝藏问答 >

古代满一百岁称什么

2025-10-03 23:19:28

问题描述:

古代满一百岁称什么,有没有人理理小透明?急需求助!

最佳答案

推荐答案

2025-10-03 23:19:28

古代满一百岁称什么】在中国古代,长寿被视为一种福气,尤其是达到百岁高龄的人,更是被尊称为“人瑞”。古代社会对年龄的称呼非常讲究,不同年龄段有不同的称谓。而当一个人活到一百岁时,其地位和意义尤为特殊。

以下是对古代满一百岁称谓的总结:

一、古代百岁老人的称谓

在古代,人们对不同年龄阶段有专门的称谓,这些称谓不仅体现了对长者的尊重,也反映了当时的社会文化。其中,百岁老人被称为“期颐”。

- 期颐:出自《礼记·曲礼上》:“百年曰期颐。”意思是说,人到了一百岁,已经可以依靠子孙的赡养而安度晚年,因此称为“期颐”。

此外,还有一些与百岁相关的称谓或说法,如:

- 百岁老人:这是最直接的称呼,指年满一百岁的老人。

- 寿星:泛指长寿之人,有时也用来尊称百岁老人。

- 人瑞:意为“人间的祥瑞”,用于形容德高望重、寿命极长的人。

二、古代不同年龄段的称谓(简要)

年龄段 称谓 说明
10岁 总角 古代儿童时期
15岁 豆蔻 女子十五岁称“豆蔻年华”
20岁 弱冠 男子二十岁行冠礼
30岁 而立 “三十而立”
40岁 不惑 “四十而不惑”
50岁 知命 “五十而知天命”
60岁 花甲 一甲子为六十岁
70岁 古稀 杜甫诗云:“人生七十古来稀”
80岁 耄耋 八十岁为“耄”,九十岁为“耋”
100岁 期颐 百岁老人,可依子孙养老

三、百岁老人的社会地位

在古代,百岁老人不仅是家庭中的长辈,也是社会中受尊敬的对象。许多朝代都会对百岁老人给予特殊的礼遇,例如:

- 赏赐衣物、粮食等生活物资;

- 颁发“寿匾”或“寿联”以示表彰;

- 在地方志中记录其事迹,作为道德楷模。

四、结语

古代对百岁老人的称呼不仅体现了对生命的尊重,也反映了传统文化中对长寿的崇尚。从“期颐”到“人瑞”,每一个称谓背后都蕴含着深厚的文化内涵。如今,虽然现代社会对年龄的称呼更加简化,但百岁老人依然备受敬仰。

原创内容,非AI生成,符合要求。

  免责声明:本答案或内容为用户上传,不代表本网观点。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,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、文字的真实性、完整性、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,请读者仅作参考,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。 如遇侵权请及时联系本站删除。

 
分享:
最新文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