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 >> 宝藏问答 >

坐怀不乱的典故

2025-02-06 05:47:26

问题描述:

坐怀不乱的典故,这个问题到底啥解法?求帮忙!

最佳答案

推荐答案

2025-02-06 05:47:26

坐怀不乱

“坐怀不乱”是一个形容男子在两性关系方面作风正派的成语,其典故源自春秋时期的鲁国贤士柳下惠。

柳下惠,姬姓,展氏,名获,字子禽,春秋时期鲁国柳下邑(今山东新泰柳里)人,是鲁孝公的儿子公子展的后裔。他因遵守中国传统道德而广受赞誉,其中“坐怀不乱”的事迹尤为著名。

相传在一个寒冷的夜晚,柳下惠夜宿于城门。此时,一位无家可归的女子也因寒冷而来到城门下。柳下惠见女子衣着单薄,冻得瑟瑟发抖,心生怜悯。他恐女子冻死,便让她坐在自己的怀中取暖,用自己的棉衣将她紧紧裹住,两人同坐了一夜。然而,柳下惠始终保持着君子的风度,没有做出任何非礼的行为。

这个故事自汉代以来就广为传颂,成为了形容男子道德高尚的典范。后来,“坐怀不乱”这个成语便由此而来,用于形容男子在两性关系上的正直和自律。

柳下惠的“坐怀不乱”不仅体现了他个人的高尚情操,也反映了中国古代社会对于君子品德的崇尚和追求。他的事迹被后人广为传颂,成为了激励人们坚守道德底线、保持正直品格的典范。

总之,“坐怀不乱”的典故是一个充满道德启示的故事,它告诉我们,在面对诱惑和困境时,应该坚守自己的原则和底线,保持清醒和自律。

  免责声明:本答案或内容为用户上传,不代表本网观点。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,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、文字的真实性、完整性、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,请读者仅作参考,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。 如遇侵权请及时联系本站删除。

 
分享:
最新文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