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 >> 宝藏问答 >

一箭双雕是古代哪位的典故

2025-10-12 15:49:26

问题描述:

一箭双雕是古代哪位的典故,快急哭了,求给个正确方向!

最佳答案

推荐答案

2025-10-12 15:49:26

一箭双雕是古代哪位的典故】“一箭双雕”是一个常见的成语,常用来形容做事一举两得、效率极高。这个成语源自古代历史故事,但其背后的人物和具体出处却常常被误解或混淆。本文将通过总结与表格的形式,带您了解“一箭双雕”的真实典故及其相关人物。

一、成语释义

“一箭双雕”字面意思是用一支箭射中两只雕鸟,比喻做一件事同时达到两个目的,效果显著。该成语最早出自《北史·长孙晟传》,讲述的是北周时期一位名叫长孙晟的将领,他以高超的射技一次射落两只飞鸟的故事。

二、历史背景与典故来源

在古代,射箭是一项重要的军事技能,也是贵族和将领展示武艺的重要方式。据《北史》记载,长孙晟曾随北周皇帝出猎,当时有两只大雕在空中盘旋,他一箭射去,竟同时击中两只雕鸟,令众人惊叹。从此,“一箭双雕”便成为形容一箭两得的成语。

需要注意的是,虽然“一箭双雕”常被误认为出自《隋唐演义》或其他小说,但其真实出处应为正史《北史》。

三、相关人物简介

人物 身份 简介
长孙晟 北周将领 字季晟,北周著名将领,擅长骑射,曾多次立功,后成为隋朝开国功臣之一。
北周皇帝 北周统治者 在位期间进行狩猎活动,见证了长孙晟的射技。

四、成语演变与现代应用

随着历史的发展,“一箭双雕”逐渐从一个具体的射术故事,演变为一种比喻性的表达方式,广泛用于文学、政治、商业等领域,强调高效、多赢的策略思维。

五、常见误区

- 误以为出自《隋唐演义》:其实《隋唐演义》是小说,而非正史。

- 误认为是隋炀帝或李世民的事迹:这些人物虽在历史上有重要地位,但“一箭双雕”的典故并不出自他们。

- 误以为是“一箭双雕”源于三国时期:实际上,它更早出现在北周时期。

六、总结

“一箭双雕”这一成语源自北周时期的长孙晟,他因一次狩猎中射落两只雕鸟而闻名,后人以此比喻做事一举两得。虽然在民间流传中常被误认为与隋唐英雄有关,但其真实出处应为正史《北史》。

项目 内容
成语含义 一箭射中两只雕,比喻一举两得
出处 《北史·长孙晟传》
主角 长孙晟(北周将领)
历史时期 北周
常见误传 《隋唐演义》、隋炀帝、李世民等
现代用法 比喻高效、多赢的策略

如需进一步探讨成语的历史演变或相关人物事迹,可继续查阅《北史》及其他正史资料。

  免责声明:本答案或内容为用户上传,不代表本网观点。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,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、文字的真实性、完整性、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,请读者仅作参考,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。 如遇侵权请及时联系本站删除。

 
分享:
最新文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