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常用道岔号数有哪些】在铁路系统中,道岔是实现列车从一条轨道转向另一条轨道的重要设备。根据不同的使用场景和设计要求,道岔有不同的号数划分。道岔号数通常与其几何参数有关,如辙叉角、导曲线半径等,号数越大,表示道岔的通过速度越高,但同时也对铺设条件有更高的要求。
为了便于理解,以下是对常见道岔号数的总结,并结合实际应用进行简要说明。
一、常见道岔号数分类
道岔号数 | 辙叉角(°) | 导曲线半径(m) | 最大允许通过速度(km/h) | 应用场景 |
6号 | 约9.5 | 18 | 30 | 车站内部、调车线 |
7号 | 约8.1 | 25 | 35 | 车站内、支线连接 |
8号 | 约6.9 | 35 | 40 | 车站、区间交汇点 |
9号 | 约5.7 | 50 | 50 | 主要线路交汇点 |
12号 | 约4.8 | 80 | 80 | 高速铁路、主要干线 |
18号 | 约3.2 | 160 | 120 | 高速铁路、枢纽站 |
二、道岔号数的意义
- 号数越小:辙叉角越大,导曲线半径越小,列车通过时的横向冲击较大,适合低速运行。
- 号数越大:辙叉角越小,导曲线半径越大,列车通过更平稳,适合高速运行。
因此,在选择道岔时,需根据线路的运营速度、车辆类型以及地形条件综合考虑。
三、实际应用中的选择建议
- 普通车站或调车场:一般采用6号或7号道岔,满足低速调车需求。
- 区间交汇点或中间站:可选用8号或9号道岔,兼顾通行效率与安全性。
- 高速铁路或重要枢纽:应优先使用12号及以上道岔,确保列车高速安全通过。
四、总结
不同号数的道岔适用于不同的铁路场景,合理选择道岔号数有助于提高线路的运行效率和安全性。了解各类道岔的技术参数及适用范围,对于铁路工程设计和运营管理具有重要意义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