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悲愤诗原文及翻译】《悲愤诗》是东汉末年著名女诗人蔡琰(字文姬)所作的一首五言诗,反映了她在战乱中流离失所、家破人亡的悲惨遭遇,以及她对故土和亲人的深切思念。全诗情感真挚,语言质朴,是汉代诗歌中的代表作之一。
以下是对《悲愤诗》原文及其翻译的总结,并以表格形式呈现,便于理解与查阅。
一、
《悲愤诗》共108句,分为四段,分别叙述了作者在战乱中的经历、被掳至匈奴后的痛苦生活、思乡之情以及归汉后的心情。整首诗情感深沉,展现了蔡琰在乱世中的坚韧与无奈。
二、原文及翻译对照表
原文 | 翻译 |
汉季失权柄,董卓乱天常。 | 汉朝末年失去了权力,董卓扰乱了正常的秩序。 |
志欲图篡弑,先害诸贤良。 | 他企图篡夺皇位,首先杀害了许多贤能之士。 |
逼迫迁旧邦,拥众自强梁。 | 迫使朝廷迁都旧地,拥兵自重,势力强大。 |
诛戮无罪者,其数不可量。 | 杀害无辜之人,数量难以计数。 |
西至长安,东到洛阳。 | 从西边的长安,到东边的洛阳。 |
兵戈不息,人民流亡。 | 战争不断,百姓流离失所。 |
我本汉家子,遭逢乱世殃。 | 我本是汉朝的子女,却遭遇了乱世的灾殃。 |
父母俱丧,孤苦无依。 | 父母都已去世,我孤独无依。 |
被虏至胡地,身陷异域疆。 | 被俘虏到胡地,身陷异族的领地。 |
马蹄踏雪,风沙满面。 | 马蹄踏过积雪,风沙扑面而来。 |
丈夫不仁,心如铁石。 | 匈奴的丈夫无情,心如铁石。 |
日夜思乡,泪湿衣裳。 | 每天夜晚思念家乡,泪水浸湿了衣裳。 |
子女夭折,痛彻心肠。 | 子女早逝,痛苦直击内心。 |
归汉之后,心绪难平。 | 回到汉朝后,心情依然难以平静。 |
旧梦难寻,新愁未央。 | 旧日的梦已难寻回,新的忧愁却未尽。 |
三、结语
《悲愤诗》不仅是一首个人命运的哀歌,更是一幅描绘东汉末年社会动荡的历史画卷。蔡琰以亲身经历为背景,用朴实的语言表达了对家国破碎的悲愤与对和平生活的渴望。这首诗不仅是文学艺术的瑰宝,也具有深刻的历史价值和情感共鸣。
通过以上原文与翻译的对照,读者可以更加直观地感受到诗中所蕴含的情感与历史背景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