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察纳雅言的意思】“察纳雅言”出自《出师表》:“先帝不以臣卑鄙,猥自枉屈,三顾臣于草庐之中,咨臣以当世之事,由是感激,遂许驱驰。后值倾覆,受任于败军之际,奉命于危难之间。尔来二十有一年矣。先帝不以臣卑鄙,猥自枉屈,三顾臣于草庐之中,咨臣以当世之事,由是感激,遂许驱驰。后值倾覆,受任于败军之际,奉命于危难之间。尔来二十有一年矣。受命以来,夙夜忧叹,恐托付不效,以伤先帝之明,故五月渡泸,深入不毛。今南方已定,兵甲已足,当奖率三军,北定中原,庶竭驽钝,攘除奸凶,兴复汉室,还于旧都。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。愿托忠贞,以昭陛下平明之理;不宜妄自菲薄,引喻失义,以塞忠谏之路也。诚宜开张圣听,察纳雅言,深追先帝遗诏,臣不胜受恩感激,今当远离,临表涕零,不知所言。”
其中“察纳雅言”一句,意为“认真听取并采纳正确的意见”。这是诸葛亮在劝谏刘禅时提出的重要治国理念,强调君主应善于倾听贤臣的建议,避免独断专行。
一、
“察纳雅言”原意是“仔细听取并采纳正直、有益的意见”,出自三国时期诸葛亮的《出师表》。这句话表达了对君主或领导者的期望,即要有开放的心态,能够接受来自不同方面的合理建议,从而做出更加明智的决策。
在现代语境中,“察纳雅言”常被用来形容领导者或管理者具备虚心听取他人意见的能力,体现出一种谦逊和智慧的品质。它不仅是古代政治智慧的体现,也具有现实意义,适用于企业管理、团队协作、个人成长等多个方面。
二、表格展示
项目 | 内容 |
出处 | 《出师表》(三国·诸葛亮) |
原文 | “察纳雅言,深追先帝遗诏” |
字面意思 | 认真听取并采纳正直、有益的意见 |
深层含义 | 领导者应虚心听取他人意见,避免独断专行 |
现代应用 | 适用于管理、团队合作、个人成长等领域 |
相关成语 | 虚心纳谏、从善如流 |
延伸意义 | 强调沟通与倾听的重要性,促进决策科学化 |
作者背景 | 诸葛亮,三国时期蜀汉丞相,以忠诚、智慧著称 |
通过“察纳雅言”的理解,我们可以看到古人对于理性决策和民主治理的重视。在今天,这一思想依然具有重要的借鉴价值,提醒我们在面对复杂问题时,应保持开放心态,广泛听取意见,才能做出更全面、更合理的判断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