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扣件式钢管脚手架搭设规范是什么】在建筑施工中,扣件式钢管脚手架是一种常见的临时结构,用于支撑施工人员和材料。为了确保其安全性和稳定性,国家和行业对扣件式钢管脚手架的搭设制定了详细的规范。以下是相关规范的总结与要点整理。
一、基本概念
扣件式钢管脚手架是由钢管和扣件组成的脚手架体系,具有结构简单、拆装方便、承载力强等特点。广泛应用于建筑工程、桥梁施工等场景。
二、主要规范依据
序号 | 规范名称 | 颁布单位 | 实施时间 |
1 | 《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》(JGJ130-2011) | 住建部 | 2011年 |
2 | 《建筑施工高处作业安全技术规范》(JGJ80-2016) | 住建部 | 2016年 |
3 | 《建筑施工安全检查标准》(JGJ59-2011) | 住建部 | 2011年 |
三、搭设规范要点总结
项目 | 规范要求 |
1. 材料要求 | 钢管应为Q235-A级钢,壁厚不小于3mm;扣件应为可锻铸铁或铸钢材质,不得有裂纹、气孔等缺陷。 |
2. 搭设高度 | 一般不超过50m,超过时需专项设计并经专家论证。 |
3. 立杆间距 | 纵向间距≤1.5m,横向间距≤1.2m,步距≤1.8m。 |
4. 连墙件设置 | 必须按“两步三跨”或“三步三跨”设置,确保与主体结构可靠连接。 |
5. 剪刀撑设置 | 每隔6~9m设一道,从底到顶连续布置,角度宜为45°~60°。 |
6. 荷载限制 | 施工荷载不得超过3kN/m²,严禁超载使用。 |
7. 安全防护 | 设置护栏、挡脚板、安全网等,防止人员坠落和物料掉落。 |
8. 检查验收 | 每搭设完3~5步应进行一次检查,整体搭设完成后必须由专业人员验收合格后方可使用。 |
四、常见问题与注意事项
- 禁止使用不合格材料:如锈蚀严重、弯曲变形的钢管或破损扣件。
- 避免随意改动结构:未经批准不得擅自拆除或改变脚手架结构。
- 定期维护与检查:雨雪天气后应及时检查脚手架稳定性。
- 严禁高空抛物:施工过程中不得从高处向下投掷工具或材料。
五、结语
扣件式钢管脚手架的搭设是一项系统性工程,必须严格按照相关规范执行,确保施工安全。施工单位应加强管理,落实责任制,提升施工人员的安全意识和技术水平,切实保障工程质量和人员安全。
如需进一步了解具体条款或操作细节,建议查阅《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》(JGJ130-2011)等相关标准文件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