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伯俞泣杖是什么意思】“伯俞泣杖”是一个源自中国古代的成语故事,出自《韩诗外传》。它讲述的是汉代名士韩伯俞因母亲责打他时,虽然身体疼痛,但内心却因母亲年老无力而流泪哭泣的故事。这个成语常用来形容子女对父母的孝顺与怜惜之情,尤其是在面对父母责备或惩罚时,仍能体谅父母的苦心。
一、
“伯俞泣杖”源于汉代韩伯俞的故事,讲述了他在被母亲责打时,因心疼母亲年迈无力而落泪的情景。这个成语强调了子女在面对父母责罚时的孝心与理解,体现了中国传统伦理中“孝”的重要性。
该成语多用于赞扬那些在父母面前能够体谅、感恩并表现出深厚情感的子女,也常用来表达对父母养育之恩的感激之情。
二、表格展示
项目 | 内容 |
成语名称 | 伯俞泣杖 |
出处 | 《韩诗外传》 |
故事背景 | 汉代韩伯俞被母亲责打时,因心疼母亲年迈无力而流泪 |
含义 | 表达子女对父母的孝顺与怜惜,尤其在受责时仍能体谅父母 |
使用场景 | 赞扬孝顺子女、表达对父母的感恩之情 |
文化意义 | 体现中国传统伦理中的“孝”,强调子女对父母的理解与尊重 |
现代应用 | 常用于文学、教育、家庭关系中,作为孝道教育的典范 |
通过“伯俞泣杖”的故事,我们可以看到古代社会对孝道的高度重视,也提醒我们在现代生活中,更应珍惜与父母之间的亲情,学会理解和体谅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