刘协,字伯和,是东汉的最后一位皇帝。公元189年,他被立为皇帝,时年仅九岁。然而,他的皇位不过是董卓控制下的傀儡。董卓专权期间,朝政混乱不堪,各地诸侯割据称雄,天下大乱。
在董卓被王允等人除掉后,局势并未得到改善,反而更加恶化。曹操逐渐掌握了朝政,而刘协实际上已经失去了对国家的实际控制权。尽管如此,刘协仍然象征着汉室的正统,这使他在乱世中成为各方势力争夺的对象。
建安二十五年(公元220年),曹丕逼迫刘协退位,建立了魏国,刘协从此结束了长达四十四年的帝王生涯。退位后的刘协被封为山阳公,得以善终,享年五十四岁。虽然刘协的一生充满了无奈与屈辱,但他所代表的汉室传统依然深深影响着后世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