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商於子驾豕原文及翻译】一、文章总结
《商於子驾豕》是一篇寓言性质的文言短文,通过讲述商於子驾驭猪出行的故事,讽刺了那些不识人才、埋没贤能的人。文中借“猪”比喻有才能但未被重用的人,而“商於子”则象征有才之人。文章语言简练,寓意深刻,具有较强的批判性和警示意义。
二、原文与翻译对照表
原文 | 翻译 |
商於子家贫,无牛,以豕代耕。 | 商於子家里贫穷,没有牛,就用猪来代替牛耕地。 |
其妻曰:“猪不能耕。” | 他的妻子说:“猪是不能耕地的。” |
曰:“吾非不知也,然吾欲试之。” | (商於子)说:“我不是不知道,但我想要试试看。” |
于是驾豕而行,至田,豕不肯前。 | 于是他赶着猪去田里,猪却不肯前进。 |
乃弃之,而驾车而去。 | 于是丢下猪,自己驾车离开了。 |
夫人问其故,对曰:“猪虽力小,然其性刚,不可驯也。” | 妻子问他原因,(商於子)回答说:“猪虽然力气小,但它的性格倔强,不能驯服。” |
夫人曰:“此岂非汝之过乎?” | 妻子说:“这难道不是你的过错吗?” |
曰:“吾知其性,而不察其材,是以至此。” | (商於子)说:“我知道它的性格,却没有了解它的能力,所以才会这样。” |
三、内容分析
这篇文章通过一个看似荒诞的情节,揭示了一个深刻的道理:用人不当、不了解人的实际能力,会导致失败。商於子虽然知道猪的性格,却未能根据其特点合理使用,最终导致计划失败。这反映了古代社会中对人才的误用和忽视,也提醒人们在任用人才时应全面了解其能力和性格。
四、寓意总结
寓意 | 说明 |
用人要知人善任 | 不了解人的能力,即使有心使用,也可能适得其反。 |
性格与能力并重 | 仅凭性格判断人,忽略实际能力,难以发挥其作用。 |
谦虚与反思 | 商於子最终认识到自己的不足,体现了自我反省的重要性。 |
反讽现实 | 借猪喻人,讽刺现实中不识人才、埋没贤能的现象。 |
五、结语
《商於子驾豕》虽为一篇短文,但寓意深远,不仅展现了古人的智慧,也对现代人如何识人、用人提供了启示。它告诉我们:真正的智慧在于知人善任,而非盲目行事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