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罄竹难书的拼音及意思是什么】“罄竹难书”是一个汉语成语,常用于形容罪行极多,无法写尽。这个成语出自《旧唐书·李密传》,原文为:“罄南山之竹,书罪未穷;决东海之波,流恶难尽。”意思是用尽南山的竹子做简牍,也写不完他的罪行;倒干东海的水,也洗不尽他的罪恶。
为了帮助大家更好地理解这一成语,以下是对“罄竹难书”的拼音、意思及相关信息的总结:
✅ 罄竹难书知识总结
项目 | 内容 |
成语 | 罄竹难书 |
拼音 | qìng zhú nán shū |
注音 | ㄑㄧㄥˋ ㄓㄨˊ ㄣㄢˊ ㄕㄨ |
出处 | 《旧唐书·李密传》 |
释义 | 形容罪行极多,难以写尽 |
用法 | 多用于书面语,指某人罪行累累 |
近义词 | 罪大恶极、罄竹难书(重复)、恶贯满盈 |
反义词 | 功德无量、清白无辜 |
例句 | 他犯下的罪行罄竹难书,最终被依法严惩。 |
📝 成语解析
“罄竹难书”中的“罄”意为“尽”,“竹”指的是古代用来写字的竹简,“书”是书写。“罄竹”即用尽所有的竹简来书写,而“难书”则表示即使写尽也无法记录完所有罪行。因此,这个成语强调的是罪行极其严重,数量庞大,无法全部列举。
在现代汉语中,“罄竹难书”常用于批评或描述某些人的恶劣行为,尤其在新闻报道或历史评价中较为常见。
🧠 使用小贴士
- 在写作中使用该成语时,需注意语境是否恰当,避免滥用。
- 它通常用于正式或严肃的场合,不适合日常口语。
- 与“罄竹难书”意义相近的还有“罪不容诛”、“十恶不赦”等词语。
通过以上总结,我们可以清晰地了解“罄竹难书”的拼音、含义及其使用方式。在学习和使用成语时,结合具体语境,有助于更准确地表达自己的意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