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屈原列传原文及翻译】《屈原列传》是西汉史学家司马迁所著《史记》中的一篇人物传记,主要记载了战国时期楚国诗人、政治家屈原的生平事迹及其思想主张。本文通过叙述屈原的忠诚、才华与悲剧命运,展现了他忧国忧民的情怀和高洁的人格。
一、
屈原(约公元前340年-公元前278年),名平,字原,楚国人,是战国时期的著名诗人、政治家。他出身贵族,学识渊博,曾担任楚怀王左徒,参与国家政事,并主张联齐抗秦,以维护楚国的利益。然而,由于遭奸臣谗言陷害,最终被流放,最终投汨罗江而死。
他的代表作《离骚》《天问》《九歌》等,是中国文学史上极具影响力的诗篇,表达了他对国家兴亡的忧虑和对理想人格的追求。屈原的精神影响深远,后世尊其为“爱国诗人”,并有端午节纪念他的习俗。
二、原文与翻译对照表
原文 | 翻译 |
屈原者,名平,楚人也。 | 屈原,名平,是楚国人。 |
为楚怀王左徒。 | 曾任楚怀王的左徒。 |
博闻强志,明于治乱,娴于辞令。 | 他知识广博,记忆力强,通晓治国之道,擅长言辞。 |
入则与王图议国事,出则接遇宾客,应对诸侯。 | 在朝中与君王讨论国家大事,在外接待宾客,应对各国使节。 |
王甚任之。 | 楚怀王非常信任他。 |
顷襄王立,以其弟子兰为令尹。 | 楚顷襄王即位后,任命他的弟弟子兰为令尹。 |
谗人间之,王怒,疏屈原。 | 有人在中间进谗言,楚王因此愤怒,疏远了屈原。 |
因谗谮而被流放。 | 因为谗言而被流放。 |
屈原既绌,其后秦欲伐楚。 | 屈原被罢免后,秦国打算攻打楚国。 |
使者往,楚不听。 | 秦国派使者来,楚国没有听从。 |
于是秦昭王与楚婚,而张仪欺楚。 | 于是秦昭王与楚国联姻,张仪欺骗楚国。 |
楚怀王悔,复用屈原。 | 楚怀王后悔,又重新启用屈原。 |
顷襄王时,屈原放于江南。 | 楚顷襄王时期,屈原被流放到江南。 |
乃作《离骚》。 | 于是写了《离骚》。 |
其辞曰:“长太息以掩涕兮,哀民生之多艰。” | 他写道:“长长地叹息,掩面流泪,哀叹人民生活的艰难。” |
余虽好修姱以鞿羁兮,謇朝谇而夕替。 | 我虽然崇尚美德,但早上进谏,晚上就被贬斥。 |
既替余以蕙纕兮,又申之以揽茞。 | 不仅因为我佩戴香草,还因为我在早晨采摘香草。 |
亦余心之所善兮,虽九死其犹未悔。 | 这是我内心所追求的,即使死九次也不后悔。 |
乘骐骥以驰骋兮,来吾道夫先路! | 驱赶骏马奔驰啊,来吧,让我走在前面! |
于是怀石自沉汨罗以死。 | 于是他抱着石头,自沉于汨罗江而死。 |
三、结语
《屈原列传》不仅是对屈原个人生平的记录,更是一篇充满悲情与理想主义精神的历史篇章。它体现了古代士大夫的忠诚与气节,也反映了当时社会的政治动荡与文化风貌。屈原的诗歌与精神,至今仍激励着无数人追求真理与正义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