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含有旁字的成语有哪些】在汉语中,“旁”字常用于成语中,表示“旁边”、“旁边的人”或“其他方面”的意思。很多成语通过“旁”字来表达一种辅助、次要或相关的关系。下面是一些常见的含有“旁”字的成语,并附上简要解释和出处。
一、总结
以下是一些常见的含有“旁”字的成语,涵盖了不同的含义和使用场景:
成语 | 含义 | 出处/用法 |
旁征博引 | 指说话或写文章时广泛引用各种资料作为依据 | 《文心雕龙·论说》 |
旁敲侧击 | 比喻说话或写文章不直截了当,而是从侧面入手 | 《左传·宣公十二年》 |
旁门左道 | 泛指不正当的手段或方法 | 《后汉书·王符传》 |
旁若无人 | 形容态度傲慢,好像周围没有人一样 | 《史记·项羽本纪》 |
旁听者清 | 指局外人反而看得清楚 | 《红楼梦》 |
旁观者清 | 与“旁听者清”意思相近,强调第三者更易看清真相 | 《旧唐书·元行冲传》 |
旁系亲属 | 指与自己有血缘关系但非直系的亲属 | 《现代汉语词典》 |
旁牵互引 | 指牵连他人,互相引证 | 《资治通鉴》 |
旁求俊彦 | 指广泛寻求贤才 | 《尚书·大禹谟》 |
旁言杂语 | 指不正经的话或闲话 | 《水浒传》 |
二、常见成语解析
1. 旁征博引:多用于学术写作或演讲中,表示引用多种资料来支持观点。
2. 旁敲侧击:常用于批评别人说话含蓄、不直接,也用于形容策略性地影响他人。
3. 旁门左道:带有贬义,用来形容不正当的方法或途径。
4. 旁若无人:形容人自视甚高,不把别人放在眼里。
5. 旁听者清:强调局外人因不受情绪影响而更客观。
6. 旁观者清:与“旁听者清”意义相近,常用于说明事情本身清晰明了,只需冷静观察即可明白。
7. 旁系亲属:在法律或家庭关系中常用,指父母的兄弟姐妹及其子女等。
8. 旁牵互引:多用于司法或调查中,表示案件牵连多人。
9. 旁求俊彦:古代帝王选拔人才时常用,意为广招贤才。
10. 旁言杂语:多用于描述闲聊或无谓的言语,带有贬义。
三、结语
“旁”字在成语中虽不是高频字,但在表达“侧面”、“外围”、“他人”等概念时具有独特作用。掌握这些成语不仅有助于理解汉语的丰富性,也能在日常交流和写作中提升语言表达的准确性与表现力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