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枸骨是什么意思】“枸骨”是一个中药材名称,也常被用来指代一种植物。在中医药学中,“枸骨”具有一定的药用价值,常用于清热解毒、祛风除湿等功效。以下是对“枸骨”一词的详细解释。
一、
“枸骨”是一种常见的中药材,来源于冬青科植物枸骨(Ilex cornuta)的叶或根。其性味苦、寒,归肝、肾经,主要功效为清热解毒、祛风除湿、活血止痛等。在中医临床中,常用于治疗风湿痹痛、关节疼痛、跌打损伤等症状。
此外,“枸骨”在民间也有不同的叫法和用途,如“猫儿刺”、“鸟不宿”等,因其叶片边缘有锯齿状结构,动物不易停留,故得此名。
二、表格:枸骨基本信息一览表
项目 | 内容 |
中文名称 | 枸骨 |
拉丁学名 | Ilex cornuta |
科属 | 冬青科(Aquifoliaceae) |
别名 | 猫儿刺、鸟不宿、九里香、狗骨 |
性味 | 苦、寒 |
归经 | 肝、肾经 |
功效 | 清热解毒、祛风除湿、活血止痛 |
主治 | 风湿痹痛、关节疼痛、跌打损伤 |
使用方式 | 煎汤、泡酒、外敷 |
常见产地 | 中国南方地区(如浙江、江西、湖南等) |
三、小结
“枸骨”不仅是中药材,也是一种常见的野生植物。它在中医药体系中有着重要的地位,尤其适用于风湿类疾病的调理与治疗。同时,因其独特的形态和生态特性,在民间也被广泛认知和使用。了解“枸骨”的来源、功效及使用方法,有助于更好地认识这一传统药材的价值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