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 >> 宝藏问答 >

不期而遇的用法和出处

2025-07-07 16:15:14

问题描述:

不期而遇的用法和出处,求解答求解答,求帮忙!

最佳答案

推荐答案

2025-07-07 16:15:14

不期而遇的用法和出处】“不期而遇”是一个常见的汉语成语,常用于描述人与人之间在没有事先约定的情况下偶然相遇的情景。这个成语不仅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,而且在现代汉语中也广泛使用。下面将从词语的含义、用法以及出处三个方面进行总结,并以表格形式呈现。

一、词语解释

词语 不期而遇
拼音 bù qī ér yù
释义 指没有约定而意外地相遇,多用于人与人之间的偶遇。
近义词 偶然相逢、不期而会、不期而遇
反义词 有约而来、如期而至、定期相见

二、词语用法

“不期而遇”通常用于描述人与人之间的意外相遇,尤其强调“偶然性”和“意外性”。它可以用作谓语、宾语或定语,常见于书面语和口语中。

示例句子:

1. 作谓语:

- 我们在公园里不期而遇,真是缘分。

2. 作宾语:

- 那次不期而遇让我印象深刻。

3. 作定语:

- 那是一段不期而遇的友谊。

三、词语出处

“不期而遇”最早出自《左传·隐公十一年》:“既盟,华元逃,子家亦逃。公子友曰:‘请见之。’遂见于鲁。公曰:‘寡人不仁,不能亲贤,故至于此。’子家曰:‘臣不忠,不能事君,故至于此。’公曰:‘寡人不德,不能致贤,故至于此。’子家曰:‘臣不忠,不能事君,故至于此。’于是不期而会。”

虽然原文中的“不期而会”与“不期而遇”略有不同,但两者意思相近,均表示未经约定而相遇。后世逐渐将“不期而会”简化为“不期而遇”,并广泛沿用至今。

四、总结

“不期而遇”作为一个富有诗意的成语,不仅体现了汉语文化的精妙,也反映了人们在生活中的偶然与缘分。它的使用范围广泛,情感色彩浓厚,适用于多种语境,是表达“偶然相遇”时非常贴切的表达方式。

表格总结

项目 内容
成语 不期而遇
拼音 bù qī ér yù
含义 没有约定而意外地相遇
用法 作谓语、宾语、定语
出处 《左传·隐公十一年》(原为“不期而会”)
近义词 偶然相逢、不期而会
反义词 有约而来、如期而至

如需进一步了解类似成语或相关典故,可继续探讨。

  免责声明:本答案或内容为用户上传,不代表本网观点。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,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、文字的真实性、完整性、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,请读者仅作参考,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。 如遇侵权请及时联系本站删除。

 
分享:
最新文章